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症状包括早期症状、进展期症状、严重症状。
一.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
是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共用注射器、针头、刺青及穿耳洞等器具,或通过输血、血液制品、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医疗操作中,如使用未彻底消毒的医疗器械、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也可能导致传播。
2.性传播
无保护性行为、多性伴侣或存在黏膜损伤时,丙肝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风险。
3.母婴传播
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新生儿,传播概率约为5%-10%。妊娠期高病毒载量会增加风险。
二.临床症状
1.早期症状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易被忽视。
2.进展期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右上腹不适或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
3.严重症状
病情严重时,可引发关节痛、紫癜、血尿等,还可能并发肾小球肾炎、干燥综合征等疾病,甚至导致肝硬化、肝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