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的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1.一般治疗
首先要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冷、过热以及过硬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糜烂程度。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鸡蛋羹等,同时要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会损伤胃黏膜,影响胃的正常功能。
另外,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不良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功能,不利于病情恢复。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促进胃黏膜愈合的重要手段。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目前临床常用四联疗法,即1种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2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1种铋剂(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
对于胃黏膜糜烂、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胃痛、反酸等症状,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质子泵抑制剂抑酸作用更强、更持久,常用的有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H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西咪替丁等也有一定的抑酸效果。
此外,还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替普瑞酮等,这些药物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有害物质对胃黏膜的损伤,促进糜烂面的愈合。
如果患者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适当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的消化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药物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