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与直肠癌在症状表现、发病年龄及人群特点、直肠指检和内镜检查等方面存在差异,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多种检查鉴别诊断,特殊人群更需警惕并定期筛查。
直肠癌:早期直肠癌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便血,多为暗红色血便,常混有黏液和脓液,便血与粪便相混合;还会有排便习惯改变,如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腹泻或便秘等;肿瘤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大便变细、变形等,晚期可有下腹痛、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发病年龄及人群特点
痔疮: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成年人多见,长期久坐、久站、便秘、妊娠等人群高发,这是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导致痔静脉丛曲张等。
直肠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有直肠癌家族史者、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者属于高危人群,因为遗传因素、不良饮食结构及肠道慢性炎症刺激等易引发直肠癌。
直肠指检
痔疮:直肠指检一般可触及柔软的静脉团等,但无肿物质地变硬、凹凸不平及指套染血等情况(除非痔疮伴有血栓形成等特殊情况,但一般不会有恶性特征表现)。
直肠癌: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的重要方法,约70%-80%的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的肿物,指套常染有脓血、黏液等。
内镜检查
痔疮:肛门镜检查可见直肠下端或肛管部位有曲张的静脉团等典型痔疮表现。
直肠癌: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直肠内病变情况,能看到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等,并可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这是确诊直肠癌的金标准。
如果出现疑似痔疮或直肠癌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多种检查手段进行鉴别诊断,以便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相应治疗。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肠道疾病史者等更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