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骨折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适用于骨折无明显移位等情况,需观察对症处理;手术时机视眼球内陷、复视等情况而定,儿童一般伤后2-3周内手术,手术方式有眶底骨折修复术(老年患者操作轻柔)和视神经减压术(儿童操作精细),治疗需综合患者情况制定方案并定期随访。
观察与对症处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眼部症状(如视力、眼球运动、眼球位置等)、全身情况等。同时,对症处理相关症状,如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患者,可在排除禁忌后使用合适的止痛措施,但需遵循医疗规范。
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一般来说,若患者出现明显的眼球内陷(通常超过2mm)、复视且经保守治疗无改善、骨折片压迫视神经等情况,应考虑尽早手术。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眼部组织的生长发育特点,更需把握合适时机,一般建议在伤后2-3周内手术,因为此时局部炎症反应已减轻,组织水肿消退,手术效果相对较好,且能减少对儿童眼部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手术方式
眶底骨折修复术:是治疗眼眶骨折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切开眼睑或结膜等入路,将移位的眶内容物复位,并使用钛网等材料对眶底骨折进行修复,以恢复眶腔的正常容积和眼球的正常位置。对于老年患者,手术中需更加注意操作的轻柔,因为老年患者组织弹性较差,避免过度牵拉导致额外损伤。
视神经减压术:当眼眶骨折合并视神经损伤时,需要进行视神经减压术。通过去除压迫视神经的骨折片等组织,为视神经减压,以促进视神经功能的恢复。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操作需根据其眼部及全身状况进行调整,儿童患者由于视神经等组织更娇嫩,手术操作的精细程度要求更高。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全身健康状况、骨折的严重程度等综合制定治疗方案,并且在治疗后要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眼部功能恢复情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