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肛瘘常见症状有肛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外口部位可摸到条索状硬结,确诊后应尽早治疗,不同人群治疗康复中需据自身特点护理促恢复。
肛周反复流脓:瘘管会不断有脓性分泌物排出,这是低位肛瘘较为典型的症状。分泌物的量多少不一,当感染急性发作时,分泌物会增多,有时可伴有粪便或气体排出。儿童患者由于身体代谢相对活跃,且肛瘘部位相对稚嫩,肛周皮肤可能因长期受到脓性分泌物刺激而出现潮湿、瘙痒等不适,家长需留意儿童肛周是否有异常分泌物及皮肤状态。成人患者若不注意肛周清洁,脓性分泌物可能会污染内裤,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疼痛:一般平时疼痛不明显。当脓液积存于管内引流不畅时,会出现局部胀痛,特别是在行走、坐位等压迫肛瘘部位时,疼痛可能会加剧。对于女性患者,由于会阴部生理结构相对特殊,疼痛可能会对其日常活动、坐姿等产生影响;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程度有所不同,但其同样会感受到疼痛带来的不适,需关注疼痛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瘙痒: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周皮肤,患者会感到肛周瘙痒,常不自觉地搔抓,这可能会导致肛周皮肤破损、湿疹样改变等。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过度搔抓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加重等情况;成年女性若因瘙痒影响生活和工作,需注意避免搔抓导致皮肤损伤引发更严重问题;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搔抓后更易出现皮肤破损等状况。
肿块:在肛瘘的外口部位,有时可摸到条索状的硬结,这是因为瘘管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儿童触摸时可能会因不适而哭闹,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肛周是否有异常硬结;成年患者自己可察觉肛周有异常条索状物体,而老年患者可能因感觉相对迟钝,发现较晚,需留意自身肛周情况变化。
低位肛瘘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治疗,不同人群在治疗及康复过程中需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等措施,以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