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的治疗与预防相关内容,治疗包括局部用弱碱性溶液清洁、制霉菌素局部应用,病情严重时全身用抗真菌药物;预防涉及哺乳卫生、增强免疫力、维护口腔卫生。
一、局部药物治疗
(一)弱碱性溶液清洁
可用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因为白色念珠菌在碱性环境下不易生长繁殖,新生儿和婴幼儿口腔清洁时,需轻柔操作,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对于有喂养习惯的婴儿,每次喂奶后可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
二、抗真菌药物局部应用
(一)制霉菌素
可将制霉菌素研成粉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口腔患处。对于婴幼儿,用药时要注意涂抹均匀,确保口腔各个部位都能接触到药物,使用后短时间内避免立即进食进水,以保证药物作用时间。
三、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
(一)病情严重时使用
若病情严重,如新生儿鹅口疮或伴有免疫缺陷等情况,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且要考虑患儿年龄、肝肾功能等情况,因为低龄儿童使用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带来的风险,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儿反应。
四、预防措施
(一)哺乳卫生
母亲在哺乳前应清洁乳头,用温水清洗即可,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婴儿的奶瓶、奶嘴等用具要定期煮沸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二)增强免疫力
对于婴幼儿,要保证其合理喂养,提供充足营养,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正常发育,降低鹅口疮发生风险,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喂养方式不同,如新生儿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随着月龄增加逐渐添加辅食,添加辅食时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
(三)口腔卫生维护
较大儿童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饭后漱口,每天早晚刷牙,家长要帮助幼儿做好口腔清洁工作,特别是在容易患鹅口疮的时期,如身体抵抗力下降时更要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