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干预需选用温和婴幼儿专用沐浴产品控制洗浴时间水温,洗浴后多次涂低敏保湿霜,修剪指甲或戴手套避免搔抓,维持室内温湿度、勤洗晒衣物用纯棉材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用弱效或中效外用糖皮质激素且不长期大面积用,婴幼儿护理轻柔,特应性皮炎儿童更严格,有基础病或用其他药干预前咨询医生保安全。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皮肤清洁与保湿:选用无刺激、温和的婴幼儿专用沐浴产品,洗浴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水温不宜过高(37℃~38℃为宜),洗浴后立即使用含天然油脂成分、低敏的保湿霜涂抹皮肤,保持皮肤水分,每日可多次涂抹。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保湿有助于修复并缓解瘙痒。
2.避免搔抓:小孩常因痒疹瘙痒而搔抓,可通过修剪指甲至适当长度、给小孩佩戴棉质手套等方式减少搔抓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防止继发感染。
3.环境控制:维持室内温度在22℃~25℃、湿度在50%~60%,减少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接触,勤洗晒小孩的衣物、床上用品等,选择纯棉材质的贴身衣物,避免化纤等易致敏材质刺激皮肤。
二、药物相关注意事项
若痒疹症状较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外用药物,如弱效或中效的外用糖皮质激素(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根据小孩年龄、病情选择合适剂型),此类药物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但要注意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于婴幼儿娇嫩皮肤。需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控制症状,仅在非药物干预效果不佳时谨慎使用药物,且明确药物使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关注低龄儿童用药安全。
三、特殊人群提示
婴幼儿皮肤更为娇嫩,护理时需格外轻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产品。对于有特应性皮炎基础易并发痒疹的儿童,除上述措施外,要更严格遵循皮肤护理规范,定期复诊监测皮肤状况。若小孩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任何干预措施前需咨询医生,确保安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