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多喝水无法自愈,需针对性治疗,局部用药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涂抹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全身用药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婴幼儿和儿童有不同特点及护理注意事项,要积极治疗并关注不同人群情况。
一、鹅口疮的治疗方法
1.局部用药
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这是因为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能改变口腔内的酸碱度,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对于婴幼儿患者,在哺乳前后,用棉签蘸取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黏膜;对于年龄稍大些能配合的儿童,也可让其自行漱口。
还可局部涂抹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制霉菌素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
2.全身用药
对于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等,但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因为儿童使用抗真菌药物需要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
二、不同人群鹅口疮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婴幼儿
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口腔黏膜娇嫩,更容易发生鹅口疮。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乳头、奶瓶等的清洁消毒。母亲喂奶前要洗净双手和乳头;奶瓶、奶嘴要定期煮沸消毒。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婴幼儿口腔内的情况,若发现鹅口疮,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用药的相关要求,因为婴幼儿对药物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
2.儿童
儿童如果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或者有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情况,也容易引发鹅口疮。此时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等。同时,对于因疾病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儿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并密切关注口腔情况,一旦发现鹅口疮,及时处理。
鹅口疮需要积极治疗,多喝水不能使其自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注重不同人群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