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疮主要有疼痛、肿物脱出、瘙痒、潮湿等症状,疼痛在出现血栓形成、嵌顿、感染时发生,肿物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需手推甚至不能回纳,脱出刺激致瘙痒,分泌物多致潮湿,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疼痛:一般单纯性外痔疮无疼痛,当外痔疮出现血栓形成、嵌顿、感染时会有疼痛。例如,发生血栓性外痔疮时,患者会感觉到肛门部突然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肿物,疼痛较剧烈,且疼痛程度往往较为明显,尤其在行走、排便等受压或刺激时疼痛加剧。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表达能力相对较弱,但如果出现外痔疮嵌顿等情况,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坐立难安等异常表现;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敏感性增加,外痔疮疼痛可能会更明显。
肿物脱出:排便时或行走时,外痔疮可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发展,脱出后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脱出的肿物如果不能及时回纳,可能会导致嵌顿,进一步加重症状。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肛门周围肌肉等组织力量减弱,更容易出现外痔疮脱出且回纳困难的情况;长期久坐、久站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也较易出现外痔疮脱出的情况。
瘙痒:外痔疮脱出时,会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导致分泌物增多,从而引起肛门周围瘙痒不适。部分患者会不自觉地搔抓,长期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青少年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加上可能存在的不良排便习惯等,也可能出现外痔疮相关的瘙痒症状;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出现外痔疮伴发的瘙痒及相关感染情况。
潮湿:外痔疮脱出导致分泌物增多,会使肛门周围潮湿,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觉。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在炎热季节或穿着不透气衣物时,潮湿感会更加明显。对于肥胖人群来说,由于肛门周围局部环境相对更潮湿,更容易出现外痔疮相关的潮湿症状;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原因,肛门周围血液循环改变,也较易出现外痔疮导致的潮湿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