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前、产时、产后三方面进行预防以降低新生儿湿肺发生风险,产前要做好高危孕妇管理和孕妇健康指导;产时需减少胎儿缺氧并避免过度挤压新生儿胸部;产后要及时清理呼吸道、早期喂养与观察高危新生儿。
孕妇健康指导:孕期孕妇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营养摄入,尤其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以促进胎儿肺的良好发育。同时,孕妇要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因为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影响胎儿肺的正常发育,增加新生儿湿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几率。
产时预防
减少产程中胎儿缺氧:产程中要密切监测胎心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窘迫等问题,避免胎儿长时间缺氧。因为胎儿缺氧可能影响肺液的吸收和正常代谢,增加湿肺发生可能。助产人员要熟练操作,缩短第二产程,减少胎儿头部受压时间过长等情况,保证胎儿顺利娩出且减少对肺的不良影响。
避免过度挤压新生儿胸部:胎儿娩出时,接产人员要轻柔操作,避免过度挤压新生儿胸部,防止过多肺液被挤出进入循环,而应让肺液自然流出并被吸收,维持肺内正常液体平衡,降低湿肺发生风险。
产后预防
及时清理呼吸道:新生儿娩出后要迅速、彻底清理呼吸道,确保肺液等顺利排出。可在胎儿头部刚娩出时就开始清理口鼻腔分泌物,出生后立即用吸痰器等工具清除呼吸道内的黏液等,保证呼吸道通畅,促进肺液的正常吸收,减少湿肺发生。对于早产儿等高危新生儿,更要加强呼吸道清理措施,因为其自身清除能力相对较弱。
早期喂养与观察: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进行母乳喂养,早期喂养可促进胃肠道蠕动等生理活动,也有助于新生儿肺功能的正常恢复。同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呼吸等情况,如发现呼吸增快、呻吟等异常表现,要及时评估并处理,因为早期发现可能有助于早期干预,降低湿肺进一步加重的可能。对于低体重儿、有窒息史等高危新生儿,产后需加强监护,定时监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湿肺的发展或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