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湿疹又称乏脂性湿疹,其引发因素包括皮肤水分流失过多(环境因素、洗澡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年龄因素、疾病影响)以及其他因素(生活方式、遗传因素)。
皮肤水分流失过多
环境因素:在干燥、寒冷的季节,空气湿度较低,人体皮肤的水分容易通过蒸发散失。例如,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干燥,长期处于这样环境中的人群患干性湿疹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干燥环境下更易出现皮肤水分流失,进而引发干性湿疹。
洗澡因素:频繁洗澡、使用过热的水洗澡以及使用碱性过强的沐浴产品等,都会破坏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导致皮肤水分大量流失。比如,一些人习惯每天长时间热水洗澡,且使用清洁力很强的肥皂,这会严重损伤皮肤的屏障功能,增加干性湿疹的发生几率。对于婴幼儿,家长若过度频繁给其洗澡,也容易引发干性湿疹,因为婴幼儿皮肤更为娇嫩。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年龄因素:老年人的皮肤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功能逐渐衰退,皮肤水分含量减少,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干性湿疹。而儿童由于皮肤处于不断发育阶段,皮肤屏障相对薄弱,也是干性湿疹的高发人群之一。
疾病影响:某些皮肤病或全身性疾病会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从而增加干性湿疹的发生风险。例如,特应性皮炎患者本身皮肤屏障功能就存在缺陷,更容易并发干性湿疹。一些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由于机体代谢等方面的异常,也可能影响皮肤的正常状态,导致干性湿疹的发生。
其他因素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室内空气干燥,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过度搔抓皮肤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破坏皮肤屏障,诱发干性湿疹。对于一些经常处于空调环境工作的人群,如办公室工作人员,需要特别注意皮肤保湿,预防干性湿疹。
遗传因素:部分干性湿疹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特应性皮炎等遗传性皮肤疾病的患者,那么个体患干性湿疹的遗传易感性可能会增加。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重皮肤的护理和保湿,以降低干性湿疹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