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症状因病因、病情轻重及年龄段不同有差异,局部症状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全身症状有发热、精神差、消化道症状等,不同年龄段小儿感冒特点不同,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感冒时要注意休息、保证水分摄入、适当散热等。
局部症状:
鼻塞、流涕:较为常见,婴儿可能因鼻塞而出现张口呼吸、拒奶等情况。一般初期为清水样鼻涕,后期可能变为脓涕。
咳嗽:多为轻至中度咳嗽,可能是上呼吸道炎症刺激气道引起。
全身症状:
发热:体温可高可低,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可能较为明显,部分小儿会出现高热甚至惊厥。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可能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且体温相对较高。
精神差、哭闹不安:小儿感冒后可能精神状态不如平常,表现为烦躁、哭闹,婴幼儿可能更易出现这种情况,与身体不适有关。
消化道症状:部分小儿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感冒时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例如,肠道病毒引起的感冒,更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
不同年龄段小儿感冒的特点:
婴儿(0-1岁):症状往往不典型,除了上述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外,可能主要表现为拒奶、呼吸增快等。由于婴儿鼻腔相对狭窄,鼻塞时呼吸增快更为明显,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呼吸困难等情况。
幼儿(1-3岁):可能会诉说头痛、咽痛等,但表达能力有限。发热时可能更容易出现惊厥,这与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一旦出现高热,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防止惊厥对大脑造成不良影响。
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3岁以上):症状相对接近成人,以局部症状为主,如明显的咳嗽、流涕等,但也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一般病情相对婴儿和幼儿稍轻,但也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小儿感冒时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若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剧烈咳嗽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小儿感冒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有发热的小儿要注意适当散热,穿着合适的衣物,避免过热或过冷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