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病毒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及病史与流行病学调查来诊断,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等,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脑脊液检查外观透明、细胞数等有特点;病毒学检查可明确病因;影像学一般无明显异常但可排除其他病变;要考虑流行病史和基础疾病情况。
一、临床表现评估
小儿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患儿通常会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能伴有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表现。不同年龄段小儿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等非特异性表现。需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起病急缓、发热情况、有无感染接触史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外观:多为无色透明,细胞数轻度增多,一般在(10-500)×10/L,以淋巴细胞为主。
生化检查:蛋白含量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通过脑脊液检查可排除细菌性脑膜炎等其他类似疾病,因为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细胞数显著增高,蛋白明显升高,糖含量降低等。
2.病毒学检查:可进行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等。例如,通过血清学或脑脊液的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来明确是否为某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如肠道病毒感染时可检测相关肠道病毒的抗体等,这有助于明确病因。
三、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或MRI:一般无明显异常改变,但对于少数怀疑有其他颅内病变的患儿可进行检查,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畸形等情况,帮助鉴别诊断。
四、病史与流行病学调查
详细了解患儿的流行病史,如在肠道病毒流行季节,出现符合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表现的患儿,要高度怀疑肠道病毒感染相关的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同时,了解患儿既往有无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情况,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疾病的表现和诊断。
小儿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通过全面的评估来明确诊断,以便制定合理的后续处理方案。在整个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小儿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小儿在症状表现、检查结果解读等方面有所不同,需针对性地进行各项检查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