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会引发视力下降,表现为看东西模糊、逐渐严重;对比敏感度下降,对不同对比度物体分辨能力降低;部分患者出现屈光改变,如近视度数增加或老花眼症状减轻;还会导致单眼复视或多视,看东西有重影;强光下有眩光,光线刺眼视物不清,这些表现均与年龄相关的晶状体变化有关,晶状体混浊影响光线传播与视觉成像。
对比敏感度下降
患者对不同对比度物体的分辨能力降低。例如,在有明暗对比的环境中,原本能轻松分辨的物体,此时会感觉难以区分。研究表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在各个空间频率上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由于混浊的晶状体破坏了光线的正常传播,干扰了视网膜对不同对比度信息的处理,年龄相关的晶状体变化是导致对比敏感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屈光改变
部分患者会出现近视度数增加的情况,原本可能不需要戴眼镜或者戴轻度老花镜的人,突然发现需要佩戴近视眼镜才能看清近处物体。这是因为晶状体混浊导致其屈光指数发生变化,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加,从而引起近视。而一些原本有老花眼的患者,可能会感觉老花眼症状减轻,这是因为混浊的晶状体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凸透镜”,暂时抵消了部分老花眼的影响,但这只是暂时现象,随着病情发展,视力下降会更加明显。年龄是引发这种屈光改变的关键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代谢发生变化,容易出现屈光状态的改变。
单眼复视或多视
患者会感觉看东西时出现重影,一个物体看成两个或多个。这是因为混浊的晶状体不均匀,光线通过晶状体时不能聚焦在同一个点上,而是分散成多个焦点,投射到视网膜上就形成了复视或多视。年龄相关的晶状体混浊不均匀是导致单眼复视或多视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纤维之间的间隙和物质组成发生变化,容易出现不均匀混浊,进而引发复视等症状。
眩光
在强光下,患者会感觉光线刺眼、视物不清。比如在太阳光下或者夜间车灯照射下,会明显感觉视力受影响。这是因为混浊的晶状体使进入眼内的光线发生散射,原本聚焦在视网膜上的光线变得分散,干扰了正常的视觉成像,从而产生眩光现象。年龄因素导致晶状体逐渐混浊,使得其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增强,进而引发眩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