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湿疹是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的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多形性皮疹伴剧烈瘙痒等,内在因素有过敏体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等,外在因素包括局部摩擦、潮湿等,症状有肛门周围皮肤瘙痒及多形性皮疹,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需与肛周银屑病、接触性皮炎鉴别,要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刺激、穿宽松衣物、饮食忌辛辣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一、定义
肛门湿疹是一种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的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多形性皮疹,伴有剧烈瘙痒、渗出、结痂及肥厚等改变。
二、病因机制
1.内在因素:如过敏体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精神紧张等,可通过影响机体免疫状态诱发肛门湿疹。例如,过敏体质者接触过敏原后易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肛门周围皮肤出现炎症。
2.外在因素:局部摩擦(如穿着紧身衣物)、潮湿(长期处于多汗环境)、感染(细菌、真菌等感染)、饮食刺激(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均可能促使肛门湿疹发生。如长期久坐导致局部透气性差、汗液积聚,易滋生细菌或真菌,进而刺激皮肤引发炎症。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主要为肛门周围皮肤瘙痒,瘙痒程度轻重不一,夜间常加重,患者常因搔抓而致皮肤破损;可见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肥厚、皲裂等多形性皮疹。
2.不同人群特点:
儿童:多与尿布更换不及时、局部清洁不当有关,可表现为肛门周围皮肤红斑、轻度渗出等。
成年人:常因久坐、局部多汗、饮食辛辣等诱发,症状相对成人化,瘙痒更剧烈,皮肤损害可能更明显。
基础疾病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易导致局部皮肤抵抗力下降,更易发生肛门湿疹;肛肠疾病患者(如痔疮、肛瘘等)因局部刺激,也增加肛门湿疹的发病风险。
四、鉴别诊断
需与肛周银屑病、接触性皮炎等疾病鉴别。肛周银屑病可见边界清晰的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接触性皮炎多有明确接触过敏原史,皮疹局限于接触部位,有明显接触史可助鉴别。
五、注意事项
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热水烫洗等刺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局部摩擦;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特殊人群如儿童应尤其注意局部清洁与护理,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成年人需注意生活方式调整,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