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有急性期和慢性期症状,急性期表现为结膜充血与滤泡形成、分泌物增多、乳头增生;慢性期有瘢痕形成、角膜血管翳、眼部不适症状持续,不同年龄段症状有差异,不注意眼部卫生等人群易患沙眼且有沙眼病史者复发快。
结膜充血与滤泡形成:急性期时,患者的结膜会明显充血,呈现出鲜红色,同时睑结膜上会出现大量滤泡,这些滤泡是由淋巴细胞聚集形成的小隆起,大小不一,呈现出黄白色。例如,研究表明在沙眼急性期,约90%的患者会出现睑结膜滤泡这一典型表现。
分泌物增多:患者眼睛会有较多的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早晨起床时,由于分泌物聚集,常常会发现上下眼睑被粘连在一起,影响睁眼。这是因为沙眼衣原体感染引发结膜的炎症反应,导致腺体分泌增加。
乳头增生:睑结膜表面还可能出现乳头增生,表现为粗糙不平的外观,类似红色的小颗粒,这是由于结膜上皮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所致。
慢性期症状
瘢痕形成:随着病情进入慢性期,睑结膜会逐渐出现瘢痕,初期可能表现为线状或网状瘢痕,之后会逐渐变得更明显,呈白色条纹状。瘢痕的形成是沙眼病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组织修复的一种表现,但也会带来一些后续影响。
角膜血管翳:沙眼衣原体还可能侵犯角膜,导致角膜血管翳的形成。角膜上会出现新生血管,从角膜缘向角膜内生长,根据血管翳侵犯角膜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程度,这会影响视力,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例如,在一些沙眼流行地区,约有30%的沙眼患者会出现角膜血管翳相关的视力问题。
眼部不适症状持续:患者可能会长期存在眼部异物感、干涩、瘙痒、畏光、流泪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会反复出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尤其是在长期用眼、处于干燥环境等情况下,不适症状可能会加重。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患沙眼时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差异,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更容易感染沙眼,且急性期症状可能相对更为明显;成年人患沙眼时,慢性期的表现可能会更为突出,但总体的症状表现基本符合上述特点。在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眼部卫生、与沙眼患者密切接触(如共用毛巾、洗脸盆等)的人群更容易患上沙眼,从而出现相应症状。有沙眼病史的人群再次接触沙眼衣原体时,症状可能会相对较重且复发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