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评估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关节液检查。临床表现有对称性多关节肿胀疼痛等,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病史有差异;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有贫血等,炎症标志物血沉、CRP活动期增快,自身抗体RF约70%阳性,抗CCP抗体特异性高;X线早期有软组织肿胀等,后期有关节间隙狭窄等,MRI可更早发现病变;关节液检查可见黏稠度降低等改变。
一、临床表现评估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出现对称性多关节肿胀、疼痛,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部位常见,且症状可持续6周以上。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除关节症状外,还会有发热、皮疹等表现;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症状可能有变化。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劳累、处于潮湿环境等可能加重症状。病史方面,既往有无类似关节不适等情况对诊断有参考意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多数患者有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活动期血小板常升高。不同年龄患者血常规指标正常范围不同,儿童血常规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需结合儿童自身生理特点判断。
2.炎症标志物
红细胞沉降率(ESR):多数患者活动期血沉增快,其增快程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C反应蛋白(CRP):活动期CRP明显升高,也是反映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
3.自身抗体检测
类风湿因子(RF):70%左右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F阳性,RF滴度与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相关。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尤其是早期诊断价值较高,在女性患者中的阳性率可能有一定特点,且对于有相关关节病史的人群检测意义更大。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端骨质疏松,随病情进展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骨质侵蚀破坏、关节半脱位及关节畸形等。不同年龄患者X线表现因骨骼发育等情况不同而有差异,儿童X线检查需注意辐射剂量及骨骼发育的影响。
2.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早发现关节滑膜炎症、骨髓水肿等病变,对于早期诊断及评估关节病变程度有重要价值。
四、关节液检查
抽取关节液进行检查,可见关节液黏稠度降低、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等改变,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