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是20-50岁男性多见的眼底病,因RPE屏障受损致脉络膜液体漏入视网膜下,有视力、视物改变等表现,发病与RPE屏障、脉络膜血管有关,靠眼底等检查诊断,部分可自愈,复发或重需激光治,要关注患者心理及儿童特殊情况。
一、发病情况
年龄与性别:多见于20-50岁的男性,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有研究表明,这类人群中CSCR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二、临床表现
视力改变:患者常出现视力不同程度下降,可降至0.1-0.5,视物变暗、变形等。
视物变形:表现为看东西时物体发生扭曲、变小等情况。
眼底表现: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圆形或椭圆形的神经上皮脱离区,脱离区中心可见反光点(RPE脱离点)。
三、发病机制
RPE屏障功能受损: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脉络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RPE细胞的钠-钾-ATP酶功能异常等有关。例如,一些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的某些炎症因子可能参与了RPE屏障功能的破坏过程。
脉络膜血管因素:脉络膜血管的异常扩张、渗漏等可能是导致液体进入视网膜下的重要原因,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能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
四、诊断方法
眼底检查:通过眼底镜或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可观察到黄斑区的病变情况,FFA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脉络膜血管的渗漏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OCT可以精确测量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的厚度等情况,是诊断和监测CSCR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五、治疗与预后
自然病程:部分患者可在3-6个月内自行恢复,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复发,多次复发可能会导致视力不可逆损害。
治疗措施:目前对于CSCR的治疗主要是观察等待为主,对于一些复发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激光治疗等方法,但激光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精神因素对病情有一定影响,应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谨慎对待,优先考虑非侵入性的观察等措施,密切监测视力等情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