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腔疱疹反复发烧多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致疱疹性口腔炎引起,6个月-2岁婴幼儿易患,可通过飞沫等传播,需通过环境调整、补充水分、物理降温等非药物降温,超38.5℃或有异常表现及时就医,医生会据病情用药,要做好口腔护理,给清淡易消化饮食,婴幼儿要细心观察病情变化、按时复诊。
一、明确病因
小儿口腔疱疹反复发烧通常由疱疹性口腔炎引起,这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可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
二、非药物降温措施
环境调整: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22-25℃为宜,湿度50%-60%,让小儿处于舒适的环境中,利于散热。
补充水分:鼓励小儿多饮用温水,少量多次饮用,既可以补充因发热丢失的水分,又能促进代谢产物排出,有助于体温下降。
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毛巾擦拭小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蒸发散热来降低体温,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凉,避免小儿不适。
三、就医评估与治疗
及时就医:若小儿反复发烧且体温超过38.5℃(或伴有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带小儿到医院就诊,医生会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明确病情。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使用抗病毒药物等进行治疗,但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不可自行给小儿用药。对于发热,若体温未达38.5℃且小儿精神状态良好,以物理降温等非药物措施为主;若体温达到38.5℃及以上,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适合儿童的退热药物,但要避免不恰当使用药物对小儿造成不良影响。
四、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饭后让小儿用温水漱口,较小的婴儿可在喂奶后喂少量温水以清洁口腔。
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涂抹口腔疱疹处,以促进愈合。
五、饮食注意
给予小儿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过热的食物,以免刺激口腔疱疹导致疼痛加剧。
保证营养摄入,以增强小儿机体抵抗力,利于病情恢复。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幼儿,家长要格外细心观察其病情变化,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小儿口腔造成二次损伤。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带小儿复诊,密切关注病情的发展和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