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脑炎的诊断需通过详细病史采集了解起病情况等,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和一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有脑脊液、影像学、电生理等检查,还需与多发性硬化、脑梗死、脑肿瘤等鉴别,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体格检查
1.神经系统检查:重点检查颅神经功能,脑干脑炎常累及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等,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等;检查肢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观察有无肢体肌力减退、肌张力异常、感觉减退或过敏等情况;检查反射,如病理反射等,脑干受累时可能出现相关反射异常。
2.一般体格检查:了解患者整体一般状况,有无发热等全身感染表现等。
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常规检查:脑脊液压力可能正常或升高,细胞数可有不同程度增多,一般以淋巴细胞为主,急性期细胞数可轻度升高,慢性期可能相对稳定或稍有变化。
生化检查:蛋白含量可能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通过脑脊液检查可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等。
2.影像学检查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可发现脑干等部位的异常信号改变,多表现为脑干内片状或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部分患者可有强化表现,能直观显示脑干病变的部位、范围等情况。
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脑干脑炎在CT上可能无明显特异性改变,或仅能发现一些间接征象,如脑水肿等,对脑干病变的显示不如MRI敏感。
3.电生理检查
脑电图(EEG):部分患者可有异常脑电图表现,如出现慢波等,但无特异性,可辅助评估大脑功能状态。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有助于评估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脑干受累时可能出现相应的诱发电位异常改变。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如多发性硬化、脑梗死、脑肿瘤等。多发性硬化常有缓解-复发的病程,MRI表现有其特征性;脑梗死多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起病相对更急,影像学表现有相应的梗死灶特点;脑肿瘤一般有占位效应等表现,通过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综合鉴别。
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其病史采集的准确性,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更依赖家长提供信息,同时在进行检查时要考虑儿童的配合程度,尽量轻柔操作。对于老年患者,要结合其基础疾病等情况,排除因基础疾病导致的类似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