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是婴儿期常见与特应性皮炎相关的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过敏体质等有关,有特定临床表现,依据典型表现结合病史诊断需与其他皮肤病鉴别,治疗原则涵盖基础护理、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特殊人群护理需谨慎严重皮损等及时就医且优先非药物干预。
一、定义
婴儿湿疹是发生于婴儿时期的常见炎症性皮肤病,属特应性皮炎婴儿期,与遗传过敏体质密切相关,以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伴剧烈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病因
1.遗传因素:若父母存在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婴儿患婴儿湿疹的风险显著增高,遗传易感性是重要发病基础。
2.皮肤屏障功能异常:婴儿皮肤薄嫩,角质层薄、保湿因子含量少,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易受外界物理、化学等刺激,引发炎症反应。
3.免疫因素: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调节失衡,易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皮肤炎症发生。
三、临床表现
1.皮疹特点:多在出生后2-3个月起病,初发为对称性分布的红斑,随后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搔抓后易糜烂、渗出、结痂,病情时轻时重。
2.好发部位:常见于头面部(额部、面颊、头皮等),严重时可蔓延至颈部、上肢、躯干、下肢等部位。
3.症状特点:瘙痒明显,婴儿常表现为烦躁、哭闹,影响睡眠和进食。
四、诊断
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病史进行诊断,需与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疾病鉴别,脂溢性皮炎多有油腻性鳞屑,接触性皮炎有明确接触致敏原史,通过临床表现及病史可区分。
五、治疗原则
1.基础护理:以保湿修复皮肤屏障为核心,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保湿霜定期涂抹,保持皮肤湿润,减少外界刺激。
2.药物治疗:轻度皮损可遵医嘱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乳膏;若伴有感染,需使用抗感染药物,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安全原则,避免不适当用药。
3.非药物干预:避免过度清洗婴儿皮肤,洗澡水温宜32-38℃,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选用温和沐浴产品;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皮肤娇嫩,护理时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含刺激性化学成分的产品。若出现严重皮损(如广泛糜烂、渗出、感染等)或病情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遵循儿科安全护理规范,以患儿舒适度为首要考量,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最大程度保障婴儿皮肤健康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