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远视发生风险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或每周10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改善用眼环境(注意光线、用眼距离与姿势及用眼时长)、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有益营养素,孕妇孕期也需营养均衡)、定期眼部检查(各阶段定期检查,有家族遗传史者加强检查频率)。
一、增加户外活动
: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或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有研究表明,充足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远视的发生风险。因为在户外,孩子能接触到自然光线,有助于眼部的正常发育。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都应鼓励其多参与户外活动,比如学龄前儿童可在家长陪伴下进行户外游戏,学龄儿童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到室外活动。
二、改善用眼环境
:
光线要求:室内照明要适宜,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过强的光线会刺激眼睛,过暗的光线会使眼睛过度调节。一般来说,读写时的光线应达到500-1000勒克斯,可以使用无频闪、色温在4000-5000K的台灯。
用眼距离与姿势: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电脑屏幕等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对于儿童,家长要时刻监督其坐姿,确保脊柱挺直,眼睛平视前方,避免弯腰驼背或趴着、躺着看书、看电视等不良用眼姿势。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用眼时长也需注意,学龄前儿童每次用眼不宜超过20分钟,学龄儿童每次用眼不宜超过40分钟,之后应休息10-15分钟。
三、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A、C、E以及叶黄素、锌等营养素的食物。例如,动物肝脏、胡萝卜、橙子等富含维生素A;蓝莓、草莓等富含花青素;菠菜、南瓜等含有叶黄素。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叶黄素对眼睛的黄斑区有保护作用。孕妇在孕期也应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为胎儿的眼部发育提供良好的营养基础,因为胎儿的眼部发育在孕期就开始了,母亲的营养状况会影响胎儿眼睛的正常发育,进而影响出生后远视等眼部问题的发生风险。
四、定期眼部检查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和眼部健康检查。婴幼儿期可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进行首次眼部检查,之后1岁、3岁、入学前等阶段都要进行眼部检查。通过眼部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远视等眼部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有家族远视遗传史的儿童,更要加强眼部检查的频率,因为遗传因素会增加远视的发生几率,早期发现可以更早地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