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绞痛表现为突然大声哭闹等,可通过飞机抱、腹部顺时针按摩、包裹法、调整喂养方式等非药物方法缓解,若频繁发作且伴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有基础病史宝宝更要密切观察及时就医。
一、了解宝宝肠绞痛的表现
宝宝肠绞痛通常表现为突然性大声哭闹,可持续几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哭闹时宝宝面部潮红,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双手紧握,喂奶后难以缓解。
二、非药物缓解方法
(一)腹部安抚
1.飞机抱:让宝宝趴在家长手臂上,头靠在家长肩膀,手臂呈飞机状托住宝宝腹部。这种姿势能模拟在妈妈子宫内的空间,给宝宝腹部一定压力,缓解肠绞痛。适用于各年龄段宝宝(新生儿需注意头部支撑),通过模拟子宫内环境,减轻肠道胀气带来的不适。
2.腹部顺时针按摩:家长将手温暖后,以宝宝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按摩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10分钟左右。顺时针按摩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气体排出,缓解肠绞痛。不同月龄宝宝都可适用,按摩时注意手部温度,避免宝宝着凉。
(二)包裹法
用小被子或襁褓将宝宝包裹起来,模拟子宫内被包裹的感觉,可让宝宝有安全感,减少因惊跳反射引起的不适,从而缓解肠绞痛。适用于各月龄宝宝,包裹时要注意松紧适度,不能影响宝宝呼吸和肢体活动。
(三)调整喂养方式
1.母乳喂养调整: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西兰花等。因为妈妈摄入这些食物后,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可能会导致宝宝肠胀气加重肠绞痛。哺乳期妈妈需避免此类食物摄入,观察宝宝肠绞痛是否缓解。
2.配方奶喂养调整:选择合适的配方奶,有的宝宝可能对配方奶中的蛋白质不适应,可在医生建议下更换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等。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根据情况更换合适奶粉,观察宝宝反应。喂奶时要注意让宝宝含住整个乳头或奶嘴,避免吸入过多空气,喂奶后要及时拍嗝,将宝宝竖抱,头靠在家长肩膀,轻拍背部,排出胃内空气。
三、就医情况
如果宝宝肠绞痛频繁发作,持续时间很长,或者伴有发热、呕吐、血便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这些情况可能提示宝宝有其他疾病,如肠套叠等,需要医生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有基础病史的宝宝,如早产宝宝等,出现肠绞痛时更要密切观察,及时就医,因为这类宝宝身体状况相对较弱,肠绞痛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