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缺血会引发神经系统和全身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言语障碍、视力障碍等,不同人群因基础疾病等因素有不同表现;全身症状包括乏力、意识障碍等,严重意识障碍如昏迷常见于大面积脑缺血或重要脑血管急性阻塞时,各年龄段风险有差异,长期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易现乏力。
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是大脑缺血较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头部昏沉、眩晕,可伴有头重脚轻感,尤其在改变体位时可能加重,如从卧位突然变为站位时,年龄较大者因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且有既往脑血管病史的人群发生头晕的频率可能更高。
头痛:大脑缺血时可能引发头痛,疼痛程度和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或搏动性疼痛等。例如一些中老年人有动脉粥样硬化基础,血管弹性减退,更容易因大脑缺血出现头痛症状。
肢体麻木无力:大脑相关区域缺血可导致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异常,出现肢体麻木,比如单侧手部、面部麻木,或肢体无力,表现为持物不稳、行走时下肢发软、步态蹒跚等。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由于血管病变风险增加,大脑缺血后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的风险更高,且恢复相对较慢。儿童若出现大脑缺血导致的肢体问题,多与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关,需及时排查。
言语障碍:当大脑负责语言功能的区域缺血时,可出现言语不清、说话困难,如表达障碍、理解障碍等。比如脑血管病变影响到语言中枢相关区域,老年患者因脑血管储备功能下降,发生言语障碍的概率相对较高。
视力障碍:大脑缺血可能影响视觉相关中枢或传导通路,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表现为看东西不清楚、眼前有黑影遮挡等。患有眼底血管病变同时又有大脑缺血的人群,视力障碍可能更明显,不同年龄段人群因基础疾病不同,发生视力障碍的诱因有所差异。
全身症状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长期生活方式不健康,如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的人群,大脑缺血后更容易出现乏力表现,且恢复体力的时间可能较长。
意识障碍:严重的大脑缺血可导致意识障碍,轻者表现为嗜睡,即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可被唤醒,但唤醒后不能长时间保持清醒;重者可出现昏迷,这是大脑缺血非常危险的情况,常见于大面积脑缺血或重要脑血管急性阻塞时,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发生意识障碍的风险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