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蜂窝织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眼眶蜂窝织炎的病因主要包括邻近组织感染蔓延(如鼻窦感染、面部感染)、外伤因素(如眼眶外伤、眼部手术创伤)以及全身感染血行播散(如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病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眼眶),其中儿童及患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更易受影响。
一、邻近组织感染蔓延
1.鼻窦感染
筛窦与眼眶关系密切,筛窦炎是引起眼眶蜂窝织炎的常见原因。筛骨纸板菲薄,筛窦的炎症可通过骨板直接蔓延至眼眶。例如,儿童的筛窦发育尚未完善,但感染时炎症易通过筛窦与眼眶之间的解剖结构相互波及。成人的鼻窦感染,如上颌窦炎、额窦炎等也可能蔓延至眼眶,炎症通过鼻窦的骨壁破坏处侵入眼眶组织。
额窦炎时,炎症可经额窦后壁的薄弱处扩散至眼眶,引起眼眶蜂窝织炎。上颌窦炎则可能通过其内侧壁与眼眶的关系,炎症向眼眶方向蔓延。
2.面部感染
面部的疖、痈等皮肤感染,尤其是发生在危险三角区(鼻根与两侧口角连线形成的三角区)的感染,由于面部静脉无静脉瓣,感染容易逆行通过内眦静脉、眼上静脉等进入眼眶。例如,面部疖肿挤压后,细菌可随血流进入眼眶,引发眼眶蜂窝织炎。
眼部的睑腺炎(麦粒肿),如果病情严重,感染可向周围组织扩散,累及眼眶组织,导致眼眶蜂窝织炎。尤其是儿童的睑腺炎,由于眼部组织相对疏松,感染更容易蔓延。
二、外伤因素
1.眼眶外伤
眼眶受到打击、骨折等外伤时,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被破坏,细菌可直接侵入眼眶组织。例如,车祸导致的眼眶骨折,外界的细菌可通过骨折处进入眼眶,引起感染,进而发展为眼眶蜂窝织炎。
眼部手术创伤,如眼眶手术、眼内手术等,术后如果消毒不严格或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细菌可在眼眶内滋生繁殖,引发感染。尤其是儿童进行眼部手术后,由于其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发生眼眶蜂窝织炎的风险可能更高。
三、全身感染血行播散
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眼眶,引起眼眶蜂窝织炎。例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细菌随着血流到达眼眶,在眼眶组织中定植并引发炎症反应。在儿童中,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血行播散导致眼眶蜂窝织炎的情况相对较为常见。另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自身抵抗力较差,血行播散引起眼眶蜂窝织炎的风险也会增加,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且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难以有效清除血中的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