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结膜结石是睑结膜上由上皮细胞堆积和粘液浓缩压入变性产物形成的黄白点,常出现在慢性结膜炎患者及老年人中,突出于结膜表面引起异物感时可在表面麻醉下剔除,由慢性结膜炎引起的要治疗基础疾病,去除后需用抗生素滴眼液、避免揉眼并定期复查,不同年龄段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结膜结石的定义及成因
眼结膜结石是在睑结膜上的多发性坚硬的黄白点,是上皮细胞堆积和粘液浓缩压入的变性产物,常出现在慢性结膜炎患者及老年人中。
二、去除方法
(一)表面麻醉下剔除
1.适用情况:当结膜结石突出于结膜表面,引起明显异物感时。
2.操作过程:首先使用表面麻醉剂,如丁卡因滴眼液等进行眼部表面麻醉,然后用消毒的针头或小刀将结石剔除,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二)治疗基础疾病
1.针对慢性结膜炎:如果结膜结石是由慢性结膜炎引起,需要积极治疗慢性结膜炎。例如,对于细菌性慢性结膜炎,可根据病情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控制炎症,从根源上减少结膜结石的形成。老年人出现结膜结石时,由于机体机能下降,更要注意眼部卫生,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眼部慢性炎症,因为老年人眼部防御能力相对较弱,慢性炎症容易持续存在并促使结膜结石产生。儿童出现结膜结石相对较少,但如果有相关情况,也需寻找可能的病因,如是否存在眼部卫生不良等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三、去除后的注意事项
(一)眼部护理
1.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剔除结石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如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按照医嘱规律用药,一般需使用1-2天,防止眼部发生感染性炎症。
2.避免揉眼: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告知其避免用手揉眼,因为揉眼可能会导致眼部感染,影响创口愈合。儿童可能由于好奇心等原因不自觉揉眼,家长要多加看护;老年人可能因眼部不适容易揉眼,需提醒其克制。
(二)定期复查
1.复查时间:一般建议在剔除结膜结石后1-2周进行复查,观察眼部创口愈合情况以及是否有新的结膜结石形成。儿童复查时要注意其配合度,尽量安抚儿童情绪以顺利完成复查;老年人复查时要关注其眼部整体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其他眼部并发症等。
总之,眼结膜结石的去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去除后要做好眼部护理并定期复查,不同年龄段人群在整个过程中都有相应的注意事项需重点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