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发,有特定症状表现,治疗包括局部用药和改善全身状况,可通过注意口腔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增强免疫力来预防,护理时要格外注意卫生,出现异常及时送医。
一、婴儿鹅口疮是什么
婴儿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在健康人的口腔、消化道等部位也可能存在,但当婴儿免疫力低下或口腔局部环境改变时,就会大量繁殖引发疾病。例如,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可能感染白色念珠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婴儿,也容易因体内菌群失调而诱发鹅口疮。
二、婴儿鹅口疮的症状表现
患儿口腔黏膜表面会出现白色斑膜,形似奶块,但不易擦去,强行擦去后,局部黏膜会潮红、粗糙,可能会有溢血。病情较轻时,白斑仅局限于口腔黏膜部位;病情较重时,白斑可蔓延至咽喉、食管、气管、肺等部位,引起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婴儿鹅口疮的治疗
1.局部用药:常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在哺乳前后使用,以改变口腔的酸性环境,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还可局部涂抹制霉菌素混悬液,制霉菌素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
2.改善全身状况: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婴儿,如因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导致的鹅口疮,需要在医生评估下适当调整用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抵抗白色念珠菌感染。
四、婴儿鹅口疮的预防措施
1.注意口腔卫生:喂奶后给婴儿喂少量温水,以清洁口腔;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要保持乳头清洁;人工喂养的婴儿,要注意奶瓶、奶嘴的消毒,定期将奶瓶、奶嘴煮沸消毒。
2.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必须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并密切观察口腔黏膜情况。
3.增强免疫力:对于新生儿,要做好护理,保证其营养均衡,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风险。
五、特殊人群(婴儿)的温馨提示
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在护理患有鹅口疮的婴儿时,要格外注意卫生。护理婴儿前后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婴儿出现鹅口疮症状,应及时就医,家长不要自行随意给婴儿使用药物,尤其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以免对婴儿口腔黏膜造成进一步损伤。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的进食情况和呼吸情况,若出现进食困难加重或呼吸困难等异常,要立即送医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