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预防要做好隔离防护避免接触传播、教育儿童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消毒并建议符合条件儿童接种EV71疫苗,治疗采取对症支持,让患儿隔离休息清淡饮食加强口腔护理等一般治疗,发热时物理降温超38.5℃合理用药,密切监测重症表现及时就医,特殊人群中婴幼儿需重隔离防护等,孕妇要加强防护感染及时就医,有基础疾病儿童需密切监测病情协同管理。
一、预防措施
1.隔离防护:手足口病具有较强传染性,确诊患儿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避免与健康儿童密切接触,家长接触患儿后应及时用肥皂洗手并更换衣物,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2.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需用肥皂或流动水彻底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等部位,降低病毒感染机会。
3.环境清洁:保持居住及活动场所通风换气,定期对玩具、餐具、衣物等物品进行消毒,可选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或阳光下暴晒等方式消毒。
4.疫苗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对预防EV71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有显著效果,适宜接种人群为6月龄-5岁儿童,建议符合条件儿童按免疫程序规范接种。
二、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
1.一般治疗:患儿需隔离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皮疹处若有瘙痒感,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但需避免患儿抓挠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2.对症处理:发热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如额头贴退热贴、温水擦拭身体等,当体温超过38.5℃且符合用药指征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禁忌,避免不恰当用药。
3.重症监测: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频繁呕吐、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重症表现,提示可能并发脑炎、心肌炎等,需立即就医,进行针对性救治。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因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感染手足口病,家长需格外注重其隔离防护与个人卫生,及时接种疫苗,密切关注患儿体温、精神及皮疹变化。
孕妇:感染手足口病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患儿,若不慎感染需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妊娠情况,以便采取合理诊疗措施。
有基础疾病儿童:本身存在基础疾病者感染手足口病后病情可能更为复杂,需密切监测病情,如出现异常表现应尽早干预,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同时注意基础疾病与手足口病的协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