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绞痛多发生于出生后3个月内婴儿,与肠道发育、食物过敏、喂养不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突然大声哭闹等,可通过安抚、调整喂养等一般护理措施应对,早产儿及有过敏病史家族史婴儿需特殊关注,家长需密切关注护理以帮婴儿缓解不适。
肠道发育因素
婴儿的胃肠道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完善,肠道平滑肌容易发生痉挛。例如,婴儿的肠道神经递质调节尚不稳定,当受到一些刺激时,就容易出现肠道蠕动紊乱,进而引发肠绞痛。
食物过敏因素
如果婴儿对牛奶蛋白过敏,那么摄入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后,肠道会发生免疫反应,引起肠道黏膜的炎症和不适,从而导致肠绞痛。有研究表明,约有一定比例(具体比例因研究而异)的肠绞痛婴儿存在牛奶蛋白过敏的情况。
喂养不当因素
喂奶时如果婴儿吃得过快,或者婴儿在哭闹时喂奶,就容易吸入较多空气,这些空气在肠道内积聚,可能会刺激肠道,引发肠绞痛。比如,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妈妈喂奶姿势不正确,婴儿吸入空气的量会增加;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如果奶嘴的孔过大,婴儿吃奶时也容易吸入过多空气。
婴儿肠绞痛的表现
婴儿肠绞痛时主要表现为突然性大声哭闹,可持续数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哭闹时婴儿面部潮红,口周苍白,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双脚发凉,双手紧握,喂奶后难以安抚等。一般在傍晚或夜间发作较为频繁。
如何应对婴儿肠绞痛
一般护理措施
安抚方式:可以尝试将婴儿包裹在襁褓中,模拟在子宫内的感觉,给予婴儿安全感;也可以轻轻摇晃婴儿,或者用轻柔的声音安抚婴儿;还可以将婴儿竖着抱起来,让婴儿的头部靠在大人肩上,轻轻拍打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的空气。
调整喂养:对于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容易引起婴儿过敏的食物,如牛奶、海鲜等;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以考虑更换为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喂养姿势,避免婴儿吸入过多空气,喂奶后要及时拍嗝。
特殊人群考虑
对于早产儿来说,由于其胃肠道发育相对更不成熟,发生肠绞痛的概率可能更高,在护理时更要注意观察婴儿的喂养情况和哭闹表现,一旦出现疑似肠绞痛的症状,要更加及时地采取上述安抚和调整喂养的措施。而对于有过敏病史家族史的婴儿,在应对肠绞痛时,对于食物过敏因素的排查和处理要更加谨慎和及时,密切关注婴儿食用不同食物后的反应。
总之,婴儿肠绞痛是一个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和细心护理的问题,通过了解其相关因素、表现和应对措施,有助于更好地帮助婴儿缓解肠绞痛带来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