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症状因病情轻重和人群不同有别,初期排便时可见肿物脱出可自行缩回,发展期脱出肿物渐大需手推或卧床才能回纳,严重时嵌顿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儿童多为直肠黏膜脱垂,成人分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脱垂,还伴局部刺激症状及全身症状,发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治。
初期症状:早期脱肛在排便时可见圆形、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便后可自行缩回。患儿可能在排便时有肿物脱出,便后能自行还纳,可能仅感觉肛门坠胀不适。对于成人,早期可能在排便时有小块黏膜自肛门脱出,便后能自行回缩。
发展期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脱出肿物逐渐增大,排便时脱出,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才能回纳。脱出的黏膜可出现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情况,患儿可能出现排便不尽和下坠感,成人除了有排便不尽感外,还可能在行走、咳嗽、下蹲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也有肿物脱出,且脱出后不易回纳。
嵌顿症状:严重时,脱出的肿物不能及时回缩,发生嵌顿,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患儿会出现剧烈疼痛,哭闹不安;成人则会感到肛门处剧烈疼痛,肿物呈紫暗色,触痛明显,还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不同人群脱肛症状的特点
儿童:儿童脱肛多为直肠黏膜脱垂,常与营养不良、长时间腹泻、便秘等因素有关。患儿在排便时可见直肠黏膜脱出,颜色鲜红,便后多能自行还纳,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如果脱出后嵌顿,会出现哭闹、拒食等表现。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留意孩子排便后的异常表现,如是否有肿物脱出等情况。
成人:成人脱肛可分为完全性脱垂和不完全性脱垂。完全性脱垂是指直肠全层脱出,脱出物较长,可达10厘米以上,脱出后需用手辅助才能回纳;不完全性脱垂则是直肠黏膜层脱出。成人脱肛可能与多次分娩、年老体弱、长期便秘或腹泻、慢性咳嗽等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有关。不同性别在发病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因分娩等因素可能相对更易出现。
脱肛伴随的其他表现
局部刺激症状:脱出的黏膜受到外界刺激,容易发生炎症、出血等情况。患儿可能出现肛门周围瘙痒,因为脱出物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导致分泌物增多;成人则可能有肛门坠胀、疼痛,排便次数增多等表现,粪便中可能带有少量黏液或鲜血。
全身症状:长期脱肛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儿童长期脱肛会影响营养吸收,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成人长期慢性失血等可引起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表现。
脱肛的症状因病情轻重和患者人群不同而有所差异,一旦发现有疑似脱肛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