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损害评估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与尿常规,日常护理按肾功能及关节症状合理安排休息活动,给予低蛋白限钠控钾保热量饮食,并发症预防要防感染与电解质紊乱,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及心理支持,儿童患者注重药物安全、生长发育及心理安抚。
一、肾损害评估
1.肾功能指标监测:定期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尿素氮水平可反映蛋白质代谢及肾功能情况,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能直接体现肾脏滤过功能状态。2.尿常规检查:观察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情况,尿蛋白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肾脏受损导致蛋白质漏出,红细胞、白细胞异常可能与肾脏炎症等相关。
二、日常护理
1.休息与活动: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患者的肾功能及关节症状情况合理安排。肾功能轻度受损且关节症状较轻时,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肾功能明显受损或关节疼痛剧烈时,需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减少肾脏负担。2.饮食护理:给予低蛋白饮食,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一般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在0.6-0.8g/kg体重,同时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2-3g,避免食用高钾食物,如香蕉、橘子等,防止高钾血症加重肾损害,保证热量摄入,可选择碳水化合物等提供能量。
三、并发症预防
1.感染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本身免疫功能异常,肾损害后免疫功能进一步受影响,易发生感染。需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室内定期通风换气,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2.电解质紊乱预防:密切监测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水平,因肾损害可能导致电解质代谢紊乱,如低钾、低钠等。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中电解质的摄入,必要时遵医嘱进行药物补充,维持电解质平衡。
四、特殊人群护理
1.老年患者: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护理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肾脏的影响,定期评估肝肾功能及整体健康状况,调整护理方案,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2.儿童患者: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需特别注意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物理治疗等改善关节症状,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肾损害可能影响儿童的营养吸收及生长,护理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心理安抚,营造轻松的治疗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