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膝盖按摩前要做好环境和患者准备,按摩时依次进行揉犊鼻穴、按揉内外膝眼、推髌骨、拿捏股四头肌等手法,按摩后要保暖、休息并观察反应,且按摩是辅助手段,需综合治疗。
一、按摩前准备
1.环境准备:选择温暖、安静、舒适的环境,温度以25℃-28℃为宜,避免患者因寒冷导致肌肉紧张加重不适。
2.患者准备:患者需放松心态,可选择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双腿自然伸直。对于儿童患者,要安抚其情绪,取得配合,考虑到儿童皮肤娇嫩,需注意按摩力度轻柔。
二、具体按摩手法
1.揉犊鼻穴
位置:犊鼻穴位于膝盖前方,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手法:用拇指指腹轻轻揉动犊鼻穴,以产生轻微酸胀感为宜,每次揉动1-3分钟,频率约每分钟60-100次。对于成年患者,力度可稍适中;儿童患者则要轻柔,防止损伤皮肤及周围组织。
2.按揉内外膝眼
位置:内膝眼在髌骨与髌韧带内侧凹陷中,外膝眼即犊鼻穴。
手法: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揉内、外膝眼,按揉时力度要均匀,以穴位处有酸麻感为度,每侧膝眼按揉1-2分钟。成年患者按揉力度可根据耐受程度适当调整,儿童患者需降低力度。
3.推髌骨
手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用双手手掌根部从髌骨上缘开始,缓慢向髌骨下缘推动,反复推动10-15次。推动时要注意力量平稳,避免粗暴用力。成年患者可稍用力,但以不引起疼痛加剧为准;儿童患者则轻柔推动,防止造成髌骨周围组织损伤。
4.拿捏股四头肌
位置: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侧。
手法:用双手拿捏股四头肌,从大腿根部向膝盖方向拿捏,拿捏时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反复拿捏5-10次。成年患者拿捏力度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儿童患者需轻柔操作,避免过度刺激引起不适。
三、按摩后的注意事项
1.保暖:按摩后要注意膝盖保暖,避免受凉,可使用保暖护膝等。对于儿童患者,因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更要加强保暖措施,防止因受凉导致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加重。
2.休息:按摩后患者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活动膝盖。成年患者可休息15-30分钟;儿童患者休息时间可适当延长,让膝盖有充分恢复的时间。
3.观察反应:密切观察患者按摩后的反应,如出现疼痛加剧、肿胀明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按摩并就医。儿童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有限,更需仔细观察其神态、肢体动作等,若有异常及时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只是风湿性关节炎膝盖症状缓解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