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起病于儿童早期由遗传因素、大脑发育异常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核心特征是社交沟通、兴趣行为等方面持续且显著异常,表现有各时期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部分伴智力发育问题、存在感觉异常、有情绪及睡眠问题,男孩发病率通常高于女孩,有家族自闭症病史儿童属高危人群,长期处于缺乏丰富社交刺激环境易增加自闭症相关表现出现风险。
一、自闭症的定义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大脑发育异常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其核心特征是在社交沟通、兴趣行为等方面存在持续且显著的异常。
二、自闭症的表现
(一)社交沟通障碍
1.婴儿期:对亲人的呼唤缺少应答,目光接触少,很少用眼神表达兴趣、需求等,如不通过目光注视来寻求家长关注。
2.幼儿期:对同伴缺乏兴趣,难以主动与同伴一起玩耍,不能理解同伴的情绪和意图,比如在集体活动中独自玩耍,不参与同伴间的互动。
3.学龄期及以后:仍存在社交互动困难,不会主动发起或维持对话,难以理解他人的隐喻、幽默等较复杂的社交语言,在建立和维持友谊方面存在明显障碍。
(二)兴趣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
1.兴趣方面:对某些特定的物品或活动特别专注,表现出强烈的局限性,如长期只玩某种特定形状的玩具、反复观看同一部动画片等,对正常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缺乏兴趣。
2.行为方面:存在重复刻板的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且这些行为往往会刻板地重复进行,难以被打断,例如持续不断地拍手长达数分钟。
(三)其他常见表现
1.智力发育问题:部分儿童伴有智力发育落后,可能在认知、语言等方面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同龄儿童;但也有部分儿童智力水平正常甚至超常,但仍存在社交等方面的核心障碍。
2.感觉异常:可能出现对某些声音、光线过度敏感或迟钝的情况,比如对特定频率的声音表现出烦躁不安,而对强烈的光线却无明显反应;还可能存在对触觉等感觉的异常反应,如抗拒被触摸某些部位。
3.情绪及睡眠问题:常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如突然发脾气、哭闹等;同时可能伴有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易惊醒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表现会有差异,婴幼儿期可能表现为睡眠规律紊乱,学龄期儿童可能因情绪等问题影响睡眠质量,且男孩发病率通常高于女孩,有家族自闭症病史的儿童属于高危人群,需密切关注其社交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若儿童长期处于缺乏丰富社交刺激的环境中,可能增加自闭症相关表现出现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