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腺炎分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多由细菌感染致起病急现泪腺区红肿热痛等,慢性常因病原体持续感染或自身免疫病引发病程迁延泪腺缓慢肿大,病因有感染(如细菌、病毒、衣原体)和免疫(自身免疫病)因素,临床表现急性有全身发热等,慢性泪腺渐肿大无明显痛且可触及肿块,诊断靠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治疗急性用抗感染等对症处理脓肿需切开引流,慢性针对病因治疗必要时手术切除,儿童泪腺炎需谨慎用药及时就医,成人要注意生活方式及基础病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一、定义
泪腺炎是泪腺组织发生的炎症性疾病,可分为急性泪腺炎与慢性泪腺炎两类,由病原体感染、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引发。
二、分类及特点
急性泪腺炎:多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所致,起病较急,表现为泪腺部位红肿、疼痛、发热,可伴有眼睑红肿,严重时可形成脓肿。
慢性泪腺炎:常由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持续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病程迁延,泪腺缓慢肿大,一般无明显急性炎症表现,可单侧或双侧发病。
三、病因分析
感染因素: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可直接侵袭泪腺引发炎症。例如,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约20%会并发急性泪腺炎。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jgren综合征等,可导致机体免疫反应攻击泪腺组织,引发慢性炎症。
四、临床表现
急性泪腺炎:患侧泪腺区红、肿、热、痛,可伴有全身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局部可形成脓肿。
慢性泪腺炎:泪腺逐渐肿大,可无明显疼痛,眼睑外上方可触及肿块,质地较硬,与皮肤无粘连,一般无压痛,病情进展缓慢。
五、诊断方法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观察泪腺区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病原体检测)、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明确诊断,以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泪腺炎。
六、治疗原则
急性泪腺炎:针对病原体选用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局部可进行热敷等对症处理,形成脓肿时需切开引流。
慢性泪腺炎: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需采用免疫调节治疗,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考虑手术切除肿大泪腺。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泪腺炎多与感染相关,需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根据病情采取合适的抗感染或对症治疗,由于儿童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全,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
成人:需注意生活方式对病情的影响,如保持眼部清洁,避免过度用眼,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降低泪腺炎复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