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炎,由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致周围性单侧面部表情肌突发瘫痪,病因包括局部受风寒、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临床表现为单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额纹消失等面部表情肌瘫痪表现,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并需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鉴别,治疗急性期用糖皮质激素和营养神经药物,恢复期用针灸理疗等,眼部护理关键,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等有不同注意事项且患病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受凉保暖。
一、定义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是因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发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表现为单侧面部表情肌突发瘫痪。
二、病因
1.局部受风寒:机体受风寒刺激后,面神经的营养血管痉挛,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进而受压,引发面神经麻痹。
2.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病毒侵袭面神经可导致炎症反应,诱发面神经麻痹。
3.自主神经功能不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时,易出现局部血管痉挛等情况,影响面神经血供,从而增加面神经麻痹发病风险。
三、临床表现
1.单侧发病:多为单侧面部发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晨起洗漱时可发现口角歪斜、流涎。
2.面部表情肌瘫痪表现: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贝尔征);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气、吹口哨漏气等。
四、诊断
1.依据临床表现:典型单侧面部表情肌突发瘫痪表现是主要诊断依据。
2.鉴别诊断:需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鉴别,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常由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等引起,仅表现为眼裂以下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存在,可通过病史及体征区分。
五、治疗
1.急性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减轻面神经水肿;同时应用维生素B族等营养神经药物,促进神经修复。
2.恢复期:可通过针灸、理疗等方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眼部护理:眼睑不能闭合者,需使用眼罩、眼药水等保护眼睛,防止角膜溃疡等并发症。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面神经麻痹时需谨慎处理,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发育的不适当药物,注重眼部护理的及时性,以防眼部并发症。
老年人:关注基础疾病,如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治疗时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的耐受性等情况。
女性: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患面神经麻痹,需考虑激素变化对病情的影响,眼部护理同样要重视。
有病毒感染病史者:治疗中需针对病毒感染特点进行相关处理,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选择合适干预措施。
生活方式: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再次受凉,保持面部保暖,以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