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紫癜需排查近期饮食、日用品接触等过敏原情况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因素,密切观察皮疹颜色、范围及伴随腹痛、关节症状等,明确可疑过敏原后脱离,依病情考量用抗过敏药物等,儿童需防搔抓,孕妇用药要多科评估,老年要兼顾基础病处理。
一、诱因排查
1.过敏原接触情况:需详细询问患者近期饮食,是否摄入新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是否接触新的日用品(如新的洗涤剂、化纤类衣物等),因为过敏原持续接触可能导致腹型紫癜皮疹加重,不同年龄人群接触过敏原的类型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对常见食物过敏原敏感,成人则需关注职业相关接触物等。
2.感染因素:询问患者是否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咽痛等,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作为诱因促使腹型紫癜皮疹加重,不同年龄段感染的好发类型不同,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免疫力下降更易合并复杂感染。
二、监测要点
1.皮疹观察:密切观察皮疹的颜色变化,如是否由淡红色逐渐变为暗红色、紫红色,皮疹范围是否扩大,是否有新的皮疹出现,不同年龄患者皮疹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皮疹可能分布更广泛,老年患者皮疹恢复相对较慢等情况需留意。
2.伴随症状监测:关注是否有腹痛程度加重、频率增加,是否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加剧等伴随腹型紫癜的其他症状,因为皮疹加重常与病情整体活动相关,这些伴随症状的变化能反映病情的发展态势。
三、处理原则
1.脱离过敏原:一旦明确可疑过敏原,应严格让患者脱离该过敏原接触,例如明确对某种食物过敏则立即禁食该食物,明确对接触物过敏则避免再次接触相应物质,这是阻止皮疹进一步加重的首要措施。
2.药物干预考量: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考虑使用抗过敏药物等,如抗组胺药物等,但需遵循用药的安全性原则,尤其要考虑不同人群的用药禁忌,儿童患者需谨慎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药物,孕妇患者用药需充分评估对胎儿的影响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避免儿童搔抓皮疹,因为儿童皮肤较娇嫩,搔抓易导致皮肤破损,增加皮肤感染风险,进而可能加重病情,要给予家长相应指导,如修剪儿童指甲等。
2.孕妇患者:用药需极其谨慎,在处理腹型紫癜皮疹加重时,应在妇产科医生与皮肤科医生共同评估下进行,权衡药物对孕妇自身病情控制和胎儿发育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处理方式。
3.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处理皮疹加重时需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兼顾腹型紫癜的控制和基础疾病的稳定,例如某些药物可能对血糖、血压有影响,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