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属病毒性炎症,病变主要在脑实质,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儿童易感且病情可能重、影响远期功能;成年人部分也会严重,有基础病者易加重;老年人病情重、易有后遗症。需通过预防接种、防蚊灭蚊、早期发现隔离来预防及应对。
炎症类型:属于病毒性炎症,乙型脑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随后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病毒血症,部分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实质及脑膜的炎症反应。
病理改变:主要病变在脑实质,可见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胶质细胞增生等。病变以大脑皮质、间脑、中脑最为严重,小脑皮质、丘脑及桥脑次之,脊髓病变最轻。
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影响
儿童:儿童尤其是6-10岁儿童易患流行性乙型脑炎,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乙型脑炎病毒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儿童感染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脑实质炎症反应可能更明显,出现惊厥、昏迷等症状的风险较高。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炎症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可能对其远期的智力、运动等功能产生影响,所以对于儿童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风险。
成年人:成年人感染后症状相对儿童可能较轻,但也有部分成年人会出现严重的脑实质炎症表现,如高热、意识障碍等。成年人的免疫系统相对儿童较为成熟,但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如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等,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后病情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可能会因炎症反应而恶化,所以成年人也需要重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和及时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较低,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如肺部感染等。脑实质炎症对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可能导致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老年人感染后需要加强监护,积极预防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改善预后。
预防及相关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接种乙型脑炎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儿童应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及时接种疫苗,成年人中未接种过疫苗且有暴露风险的人群也应考虑接种。
防蚊灭蚊:由于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所以要注意环境的防蚊灭蚊,如安装纱窗、蚊帐,使用蚊香、驱蚊剂等,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尤其是在乙型脑炎流行季节,避免前往蚊虫密集的场所。
早期发现与隔离: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地区,若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疑似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隔离治疗对于控制疾病传播和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对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需要进行医学观察,了解是否有感染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