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需先明确并避免花粉、尘螨等常见过敏原,外用可根据病情选合适强度糖皮质激素乳膏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系统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缓解瘙痒,紫外线疗法可治慢性顽固性皮炎,儿童需谨慎用温和制剂并保湿,孕妇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注意皮肤耐受性及药物相互作用。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过敏性皮炎患者首先需明确可能的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某些食物(如海鲜、坚果等)及接触性化学物质(如化妆品、洗涤剂等)。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例如在花粉传播季节减少外出、保持居住环境清洁以减少尘螨接触、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及清洁产品等,通过规避过敏原可有效减少过敏性皮炎的发作频率与严重程度。
二、外用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乳膏:根据病情选择合适强度的糖皮质激素乳膏,如弱效的氢化可的松乳膏适用于轻度过敏性皮炎,中效的糠酸莫米松乳膏可用于中度症状。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时应选用弱效制剂,且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以防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时也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
2.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适用于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部位或不能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部位。此类药物局部刺激相对较小,但可能引起短暂的灼热感等不适,使用时需遵循医生建议。
三、系统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可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这类药物嗜睡副作用相对较轻,能有效缓解过敏性皮炎引起的瘙痒症状。儿童使用时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严重镇静等不良反应的第一代抗组胺药;孕妇使用抗组胺药需咨询医生,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四、物理治疗
紫外线疗法(如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可用于治疗慢性顽固性过敏性皮炎,但需由专业医生操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防护正常皮肤,避免紫外线过度照射导致损伤。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过敏性皮炎需格外谨慎用药,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外用药物应选择温和且经过儿童适用验证的制剂,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保湿,穿着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
2.孕妇:孕妇患过敏性皮炎时,用药需非常谨慎,应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通过避免过敏原、保湿等非药物干预措施控制症状,若必须用药,需在医生充分评估后选择安全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过敏性皮炎治疗时外用药物选择需考虑皮肤耐受性,可适当延长用药间隔时间,密切观察用药后皮肤反应,同时需关注老年人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时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