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肌炎是风湿热累及心脏的炎症病变,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相关,儿童青少年易患,病理有Aschoff小体,临床表现有前驱感染及心脏相关表现,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诊断,治疗需消除链球菌感染、抗风湿及改善心功能,预后多数较好,不及时治可致不良后果,特殊人群需关注相关情况。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主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链球菌的某些抗原成分与人体心肌等组织存在交叉抗原性,当人体感染该链球菌后,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在攻击链球菌时,也会误伤到心肌组织,引发免疫性炎症反应。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受到影响,可能与该年龄段免疫系统发育特点以及生活环境中链球菌感染的易感性等因素相关。
二、病理表现
病变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早期在间质血管附近可见Aschoff小体,这是风湿性心肌炎的特征性病理改变,由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组成;后期Aschoff小体纤维化,形成瘢痕。
三、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患者可能有发热、咽痛、咳嗽、关节疼痛等前驱链球菌感染相关表现,小儿患者可能精神不振、面色苍白、乏力等。
2.心脏相关表现
心悸:患者自身能感觉到心脏跳动异常。
呼吸困难:病情较重时,由于心肌炎症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功能不全,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可能加重。
心律失常: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等,通过心电图等检查可发现。
四、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有前驱链球菌感染证据以及心脏相关表现。
2.实验室检查
链球菌感染指标: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升高,提示近期有链球菌感染。
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等可能升高,提示心肌有损伤。
3.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各种心律失常等异常。
4.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如心肌运动情况、心腔大小等。
五、治疗原则
1.消除链球菌感染: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来清除链球菌感染。
2.抗风湿治疗:常用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等,以减轻炎症反应。
3.改善心脏功能:对于出现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根据情况使用相关药物改善心脏功能,但需谨慎用药,尤其注意儿童用药的特殊性。
六、预后
如果能早期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炎症可以得到控制,心肌损伤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慢性心脏瓣膜病变等,影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儿童患者若病情反复,可能对生长发育等产生不良影响。特殊人群如儿童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心脏功能变化等,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也要关注病情变化对自身和胎儿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