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与荨麻疹是不同疾病,病因方面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荨麻疹与过敏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上风疹前驱期短、发热后出淡红色斑丘疹且伴淋巴结肿大,荨麻疹表现为突然出现可迅速消退的风团伴瘙痒等;诊断与鉴别诊断需依据不同方式,治疗上风疹对症支持,荨麻疹去除病因用抗组胺药等,特殊人群需关注相关影响。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例如,在人群密集的场所,风疹病毒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荨麻疹:病因较为复杂,常与过敏反应有关,如食物(如鱼虾、蛋类等)、药物(如青霉素等)、吸入物(如花粉、尘螨等)、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等都可能诱发荨麻疹。
临床表现
风疹:
前驱期较短,一般为1-2天,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打喷嚏、流涕、咽痛、结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
出疹期通常在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24小时内蔓延至全身。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3mm,可融合成片,一般2-3天内皮疹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耳后、枕部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荨麻疹:
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常突然发生,数小时内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新的风团可陆续出现,此起彼伏。风团大小及形态不一,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可为红色、白色或皮色。
患者常伴有瘙痒,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累及喉头黏膜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诊断与鉴别诊断
风疹:主要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可检测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如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
荨麻疹:主要根据典型的皮肤症状即可诊断,同时需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过敏原检测等查找可能的病因。需要与其他伴有皮疹的疾病相鉴别,如药疹等,但药疹一般有明确的用药史,皮疹形态多样,与荨麻疹的风团表现有所不同。
治疗
风疹: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发热时可适当休息、多饮水,体温较高时可给予退热治疗等。
荨麻疹:主要是去除病因,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以缓解瘙痒和控制风团发作。对于严重的荨麻疹,如出现喉头水肿等危急情况,需及时就医抢救。
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风疹如果是先天性感染可能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孕妇若感染风疹需特别重视;荨麻疹在儿童中也较为常见,儿童患荨麻疹时瘙痒可能影响其睡眠和生活质量,需注意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