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是长期大量饮酒致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病变,发病机制与营养缺乏尤其是维B1缺乏及酒精毒性作用有关,临床表现有韦尼克脑病的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精神障碍三联征和柯萨科夫综合征的记忆障碍等,诊断靠饮酒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戒酒、对症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女性、有基础病史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发病机制
长期饮酒引起营养物质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是重要因素。维生素B1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辅酶,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缺乏时可导致丙酮酸代谢障碍,影响神经细胞膜离子转运和神经髓鞘合成,进而引起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另外,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直接损害神经细胞,引起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韦尼克脑病:多在短期内大量饮酒后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和精神障碍三联征。眼外肌麻痹可出现眼球震颤、复视等;共济失调表现为步态不稳、平衡障碍;精神障碍可表现为嗜睡、谵妄、意识模糊等。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
柯萨科夫综合征:多在韦尼克脑病基础上发展而来,也可单独发生。主要表现为近事遗忘、虚构、定向障碍等记忆障碍,同时可伴有淡漠、嗜睡等精神症状,以及不同程度的共济失调。
诊断
主要依据长期大量饮酒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维生素B1水平降低,头颅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可发现脑实质病变,如第三、四脑室周围及导水管周围灰质、乳头体等部位的对称性病变等。
治疗
营养支持:立即补充大量维生素B1,同时补充其他B族维生素及营养物质。
戒酒:帮助患者戒除饮酒习惯,可采用药物辅助戒酒等方法,但具体药物使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过需避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对症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精神症状、共济失调等进行相应对症处理。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各脏器功能减退,长期饮酒导致的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可能加重脏器功能损害,且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调整营养支持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女性:女性对酒精的代谢速度可能与男性不同,长期饮酒导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机制可能在女性中有其独特之处,在诊断和治疗时要关注女性的激素水平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同时女性在戒酒过程中可能面临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压力,需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
有基础病史者:若患者本身有肝脏疾病等基础病史,长期饮酒会加重基础病,在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病与酒精中毒性脑病的相互影响,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在使用营养药物时要考虑对肝脏功能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