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脑缺血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神经系统方面的运动功能障碍(一侧肢体无力等)、感觉异常(面部等部位感觉减退或麻木)、言语障碍(说话不清等);眼部的视力模糊、一过性黑矇等;意识及认知方面的意识改变(精神萎靡、嗜睡等)和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等),有基础病史的老人更易出现相关症状且需注意预防和监测。
一、神经系统症状
(一)运动功能障碍
老人脑缺血时可能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例如拿东西时容易掉落,行走时步态不稳,甚至可能突然摔倒。这是因为脑部负责运动调控的区域缺血,影响了对肢体运动的正常指挥。在生活方式上,如果老人本身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病史,长期的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运动功能方面的症状。对于有此类风险的老人,应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等。
(二)感觉异常
部分老人会出现面部、手部或腿部的感觉减退,比如感觉不到触摸的存在,或者有麻木感。这是由于脑缺血影响了感觉传导通路。年龄较大的老人血管弹性下降,容易发生动脉硬化,使得脑部血液供应受到影响,从而出现感觉异常。有基础病史的老人更要密切关注自身感觉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
(三)言语障碍
表现为说话不清、言语不利,严重时可能出现不能说话的情况。这是因为脑缺血影响了语言中枢相关区域。老人随着年龄增长,脑血管逐渐老化,若有脑缺血发生,语言中枢区域缺血就会导致言语功能障碍。有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老人要注意预防脑缺血的发生,定期进行脑部相关检查。
二、眼部症状
老人脑缺血时可能出现视力模糊、一过性黑矇等眼部表现。这是因为眼部的血液供应也依赖脑部的血液供应,脑缺血会影响眼部的血液灌注。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老人,其眼部血管和脑部血管都容易受到影响,更易出现脑缺血相关的眼部症状。这类老人需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定期进行眼部和脑部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三、意识及认知症状
(一)意识改变
轻度脑缺血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等意识改变。这是因为脑部缺血影响了神经中枢对意识状态的调控。老年人本身脑功能有所减退,脑缺血时更容易出现意识方面的变化。有脑血管病史的老人要特别留意自己的意识状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就诊。
(二)认知功能下降
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方面的问题。脑缺血会影响脑部的神经细胞功能,长期反复的脑缺血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逐渐下降。对于高龄老人,本身认知功能随着年龄增长有自然衰退的趋势,若再发生脑缺血,会进一步加重认知功能的损害。有基础病史的老人要积极预防脑缺血,以减缓认知功能下降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