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挂线手术是利用橡皮筋等机械性压迫缓慢切开肛瘘的手术,适用于特定肛瘘情况,有相应手术步骤,术后需注意饮食、创面护理等,分成人和儿童等适用人群,与肛瘘切开术、切除术有不同,适用于不同肛瘘状况。
手术原理
通过将橡皮筋等放置在瘘管内,利用橡皮筋的持续切割作用,缓慢切断瘘管。在切断瘘管的过程中,同时会引起局部组织的炎性反应,使结扎处的组织发生纤维化,逐渐切断,避免了一次性切断肛管直肠环造成肛门失禁的风险。
手术步骤
1.患者体位:患者通常采取截石位或侧卧位。
2.瘘管探查:找到肛瘘的内口和外口,明确瘘管的走行。
3.挂线操作:将橡皮筋或药线从外口引入瘘管,经过内口引出,然后适当收紧橡皮筋并结扎。
术后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术后应进食易消化、少渣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肛门局部的刺激,防止便秘或腹泻,因为便秘会增加伤口的张力,腹泻可能导致伤口感染。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但要注意食物的细腻程度,避免过硬难以消化。
2.创面护理:要保持肛门局部清洁,每次排便后可用温水或中药坐浴,坐浴温度一般控制在40-45℃,时间15-20分钟左右。对于小儿患者,家长要协助做好局部清洁,避免粪便残留引起感染。
3.观察病情: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以及有无出血、疼痛等并发症。如果出现异常疼痛加剧、出血较多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适用人群及特殊情况考虑
1.成人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能够耐受手术的肛瘘患者均可考虑该手术。但如果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要在病情控制稳定后再评估是否能进行手术。例如糖尿病患者,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容易发生感染。
2.儿童患者:儿童肛瘘患者也可考虑挂线手术,但要更加谨慎。儿童的肛管直肠环相对较细,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橡皮筋的松紧度,避免过度切割导致肛门失禁。同时,要做好儿童的心理护理,减轻其恐惧心理,在术后密切观察儿童的排便情况和伤口恢复情况。
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
1.与肛瘘切开术比较:肛瘘切开术是一次性切断瘘管,但对于高位肛瘘可能会导致肛门失禁。而挂线手术通过缓慢切割,能较好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适用于高位肛瘘。对于低位单纯性肛瘘,两种手术方式都可选择,但挂线手术相对更安全,对肛门功能影响小。
2.与肛瘘切除术比较:肛瘘切除术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直接切除瘘管等病变组织。而挂线手术适用于高位肛瘘等情况,对于复杂肛瘘,挂线手术可作为切开或切除的辅助手段,能更好地处理复杂的瘘管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