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窦炎有局部、全身及排便相关症状。局部症状包括胀痛或刺痛等疼痛、肛门坠胀感、分泌物增多;全身症状有低热等发热表现及乏力;排便相关症状包含排便次数改变、排便不尽感。
疼痛:一般为胀痛或刺痛,疼痛程度不一,在排便时往往会因粪便刺激发炎的肛窦而使疼痛加剧,有时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及尾骨部位。例如,患者在排便过程中,粪便通过肛门经过肛窦时,对发炎的肛窦产生刺激,引发疼痛感觉。不同年龄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因疼痛表现出哭闹不安等情况,而成年人则多以主观感受描述疼痛情况。
肛门坠胀感:患者常自觉肛门有坠胀不适的感觉,尤其在排便前这种坠胀感可能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肛窦发炎后,炎症刺激直肠部位的神经末梢,导致肛门周围出现坠胀的感觉。对于有基础肛肠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曾患过痔疮等,肛窦炎引发的肛门坠胀感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原有疾病的复发,需要仔细鉴别。
分泌物增多:由于肛窦受到炎症刺激,其腺体分泌功能亢进,导致肛门分泌物增多。这些分泌物可从肛门流出,使患者感觉肛门潮湿不适。在婴幼儿中,由于肛门周围皮肤较为娇嫩,过多的分泌物可能会引起肛周皮肤的刺激,出现发红、瘙痒等症状;而成年人则可能因分泌物的刺激出现肛门局部的不适感。
全身症状
发热:一般为低热,当肛窦炎炎症较重时,可能会引起全身的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轻度升高。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对炎症引起的发热可能更为敏感,体温升高时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表现;成年人则可能仅表现为轻度的身体不适、乏力等。例如,部分肛窦炎患者因炎症扩散,引发全身的应激反应,从而出现低热情况。
乏力:患者可能会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这与炎症导致的身体代谢改变以及毒素吸收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的患者乏力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而成年人则可能在日常活动中容易感到疲惫,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排便相关症状
排便次数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炎症刺激直肠,导致直肠蠕动加快。例如,炎症影响了直肠的正常功能,使得排便反射频繁出现,从而导致排便次数增加。儿童的消化系统相对较为敏感,排便次数改变可能更为明显,需要家长密切关注。而对于有肠道基础疾病的成年人,如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肛窦炎引发的排便次数改变可能需要与原有疾病进行区分。
排便不尽感:患者在排便后仍感觉直肠内有粪便未排净的感觉。这是由于肛窦发炎后,直肠的感觉功能受到影响,即使粪便已经排出,仍会有残留的感觉。老年人由于肠道蠕动功能相对减弱,可能更容易出现排便不尽感的情况,同时,老年人可能还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可能会影响对排便不尽感的判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