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的处理需综合多方面情况,一般要监测胎心、观察生命体征,根据孕周分别处理,孕28周前多不建议延长孕周,孕28-35周尽量延长孕周促胎肺成熟并预防感染,孕35周后依情况处理,要预防和处理感染,还需考虑早产孕妇及有合并症孕妇的特殊情况,做好相应监测与治疗。
一、一般处理
监测胎心:密切监测胎儿胎心情况,通过胎心监护等手段,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等异常情况。对于不同孕周、不同健康状况的孕妇,胎心监测的频率和重点有所不同,例如孕周较小的胎膜早破孕妇,需要更频繁地监测胎心以早期发现胎儿异常。
观察体温等生命体征:定期测量孕妇体温,观察是否有发热等感染迹象。因为胎膜早破后容易发生感染,体温变化是感染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不同个体对感染的反应可能不同,所以要密切关注。
二、孕周相关处理
孕28周前:由于胎儿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出生后生存能力极低,一般不建议继续延长孕周,多建议终止妊娠。对于孕妇的心理和身体状况都要充分考虑,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孕妇应对可能的终止妊娠决策。
孕28-35周:若胎儿未成熟且无感染征象,应尽量延长孕周,促进胎肺成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倍他米松等促进胎儿肺成熟,同时要严格预防感染,保持外阴清洁,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有早产风险的孕妇,要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不同孕妇的身体状况不同,休息和活动的管理需个体化。
孕35周后:胎儿已基本成熟,若胎膜早破未临产,可观察12-24小时,若仍未临产则引产终止妊娠;若已临产,按正常分娩处理,但要注意观察产程中胎儿情况及有无感染发生。
三、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碘伏等消毒剂对外阴进行清洁护理。胎膜早破后阴道内环境改变,容易滋生细菌,清洁外阴可降低感染风险。对于有胎膜早破高危因素的孕妇,更要加强外阴清洁护理。
感染处理:若出现感染迹象,如体温升高、母胎心率增快、阴道分泌物有异味等,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对于感染的孕妇,要密切监测母胎状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特殊人群考虑
早产孕妇:早产孕妇需要特别关注胎儿的发育情况,在延长孕周促进胎肺成熟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如双顶径、股骨长等,同时关注孕妇的宫缩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早产风险较高的孕妇,要提前做好新生儿救治的准备工作。
有合并症孕妇:如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的胎膜早破孕妇,要在治疗胎膜早破的同时,控制合并症的病情。例如妊娠糖尿病孕妇要合理控制血糖水平,通过饮食和必要的药物(需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来维持血糖稳定,以减少对母胎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