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具传染性儿童因皮肤屏障弱等患病风险高,临床表现分黄癣碟形黄痂等、白癣灰白色鳞屑斑等、黑癣点状鳞屑斑等、脓癣毛囊性脓疱等,真菌镜检培养可确诊,需综合治疗五步法且儿童用药需谨慎;溢脂性皮炎病因未完全明确无传染性各年龄段可发病青壮年多见,头皮表现多脂油腻伴瘙痒等,真菌镜检马拉色菌需结合判断,以局部治疗为主需调整生活方式成人孕期哺乳期用药需咨询。
一、病因差异
1.头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发,具传染性,常见致病菌如许兰毛癣菌等,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患病动物或被污染物品传播,儿童因皮肤屏障功能较弱且易接触传染源,患病风险较高。
2.溢脂性皮炎:病因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马拉色菌等真菌定植感染、皮脂腺分泌亢进、遗传、神经精神、饮食等因素相关,无传染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壮年多见,生活压力大、嗜食辛辣油腻食物等生活方式易诱发或加重。
二、临床表现区别
1.头癣
黄癣:头皮现碟形黄痂,去除痂皮见潮红糜烂面,伴特殊鼠尿臭味,毛发干枯易折断,病情迁延可致瘢痕性脱发。
白癣:初期为散在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鳞屑斑,病发长出头皮2-3mm处易折断,外围有白色菌鞘。
黑癣:头皮现多数点状鳞屑斑,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呈黑色小点。
脓癣:头皮现群集性毛囊性脓疱,渐融合成隆起炎性肿块,质地软、有波动感,局部淋巴结肿大。
2.溢脂性皮炎
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头皮部位表现为头皮多脂、油腻发亮,有灰白色糠秕状鳞屑,伴瘙痒,严重时可有渗出、结痂,头发稀疏、脱落,但一般无瘢痕性脱发。
三、实验室检查不同
1.头癣
真菌镜检可发现菌丝或孢子,黄癣病发内可见鹿角状菌丝,白癣病发外可见围绕病发的圆形孢子,黑癣病发内可见链状孢子。
真菌培养可确定致病菌种类,助于明确诊断与治疗指导。
2.溢脂性皮炎
真菌镜检一般无皮肤癣菌,马拉色菌检查可能发现马拉色菌,但需结合临床判断,因其在正常人群头皮可存在。
四、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
1.头癣
采取综合治疗,包括服药、搽药、洗头、剪发、消毒五步法,服药可选抗真菌药物(儿童用药需考虑年龄等因素,遵循用药原则),搽药用抗真菌药膏,洗头用硫磺皂等,剪发需剪除病发,消毒患者用过物品。儿童患头癣时,因皮肤娇嫩、肝肾功能发育不全,选药需谨慎,避免搔抓致病情扩散及继发感染。
2.溢脂性皮炎
以局部治疗为主,据部位和病情选合适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药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成人患溢脂性皮炎处于孕期或哺乳期时,用外用药物需咨询医生,选对胎儿或婴儿影响小的药物,孕期女性要注意饮食均衡且避免自行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