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会引发骨骼发育畸形、影响生长发育、导致免疫力下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且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儿、人工喂养儿有不同影响。
影响生长发育
佝偻病会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使患儿身高增长缓慢。这是由于骨骼发育异常,身体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从营养代谢角度来看,钙、磷是骨骼生长的重要原料,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吸收利用障碍,进而影响了骨骼细胞的增殖和骨基质的矿化,使得骨骼的生长速度减慢,最终表现为身高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本就迅速,若患有佝偻病,会明显滞后于正常儿童的生长曲线;对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也会因为骨骼发育的问题而影响整体的生长进程。
免疫力下降
佝偻病患儿的免疫力通常会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这是因为维生素D在免疫系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维生素D缺乏时,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受到影响,吞噬细胞的功能降低,从而使患儿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例如,佝偻病患儿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疾病。对于婴幼儿来说,本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若合并佝偻病,免疫功能的进一步下降会加重病情的反复和感染的风险;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也会因为免疫功能的降低而增加患病的几率。
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佝偻病患儿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易激惹、烦躁不安、夜间睡眠不安、多汗等。多汗尤其是夜间多汗,会刺激头皮,导致婴儿经常摇头擦枕,从而出现枕秃。这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代谢紊乱,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对于婴儿来说,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钙代谢紊乱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更为明显,易激惹等表现会影响婴儿的睡眠和生长;而对于较大的儿童,虽然神经系统发育相对成熟,但仍可能出现夜间睡眠不安等情况,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这类婴儿本身体内维生素D储存不足,且出生后生长发育迅速,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相对更多,更容易发生佝偻病,且病情往往更为严重,骨骼发育畸形等危害出现的风险更高。因此,这类婴儿从出生后就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维生素D水平,及时补充维生素D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母乳喂养儿: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相对较低,如果母亲本身维生素D缺乏,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患上佝偻病。所以,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后2周左右就应该开始补充维生素D,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母亲也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D,保证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充足。
人工喂养儿:如果配方奶中维生素D的含量不足,或者婴儿摄入配方奶的量不够,也可能导致维生素D缺乏,引发佝偻病。因此,人工喂养的婴儿需要选择维生素D强化的配方奶,并且按照正确的量进行喂养,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