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是毛囊部位因细菌或真菌等感染及多种因素诱发的炎症,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丘疹等,通过观察及病原菌检查诊断,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真菌感染用抗真菌药治疗,要注意皮肤清洁等预防;痘痘即痤疮,与多种因素有关,表现多样,通过症状等诊断,轻中重度治疗不同,要注意皮肤清洁等预防。
痘痘:医学上称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与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炎症反应等有关,青春期人群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雄激素分泌增加,促使皮脂腺分泌增多,是痤疮高发的年龄段,但其他年龄段也可能发病,比如一些成年人因内分泌失调等因素也会出现痤疮。
临床表现
毛囊炎: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有时丘疹顶端有白色脓疱,可伴有瘙痒、疼痛或压痛,皮疹可单发或多发,好发于头皮、面部、颈部、臀部等部位,不同部位的毛囊炎表现可能因局部皮肤特点略有不同,比如头皮毛囊炎可能影响头发生长。
痘痘:痤疮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仅有粉刺,包括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稍重者可出现炎性丘疹,表现为红色的小疙瘩,有一定疼痛感;还可出现脓疱、结节、囊肿等,严重时会留下瘢痕,好发于面部,也可累及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不同类型的痤疮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的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女性在月经前痤疮可能会加重。
诊断方法
毛囊炎:主要通过医生观察皮疹形态、询问病史等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病原菌检查,如取脓疱内容物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等,以明确感染的病原体,不同病原菌引起的毛囊炎在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区别,年龄较小的儿童患毛囊炎时,家长应注意观察皮疹变化,及时就医。
痘痘: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皮肤表现等进行诊断,一般通过视诊即可初步判断,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可能会结合皮肤镜等检查辅助诊断,不同年龄阶段痤疮的诊断标准有一定差异,比如儿童痤疮的诊断需要与其他儿童时期的皮肤疾病相鉴别。
治疗与预防
毛囊炎: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可外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严重时可口服抗生素;真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等,预防上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避免皮肤损伤,多汗者要及时擦干汗液,不同人群在预防毛囊炎时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比如婴幼儿要注意勤换尿布,保持臀部干燥清洁。
痘痘:轻度痤疮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如维A酸类药膏等;中度痤疮可能需要联合口服药物,如抗生素等;重度痤疮可能需要系统使用异维A酸等药物,预防上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不同年龄、性别痤疮患者在治疗和预防时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比如青少年痤疮患者要避免自行挤压痘痘,以免引起感染和瘢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