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翼状胬肉治疗方法包括观察随访、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静止期且不影响视力的可观察随访;活动期可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手术治疗有单纯切除术、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等,不同患者手术前后注意事项不同,术后需避免紫外线暴晒、保持眼部清洁,有基础病史者需控制基础病。
一、观察随访
对于处于静止期且未侵入角膜中央、不影响视力的翼状胬肉,可选择观察随访。此类患者需定期到眼科就诊,密切观察翼状胬肉的生长情况。例如,一些老年患者,若翼状胬肉长期无明显进展,不影响眼部基本功能,可暂时不进行积极的手术等干预措施,但需定期监测。
二、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氟米龙滴眼液等,对于处于活动期的翼状胬肉可能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减轻翼状胬肉局部的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眼压。比如一些有长期用眼习惯且翼状胬肉处于活动期的人群,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时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检查眼压。
非甾体类抗炎药:像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等,也可用于翼状胬肉活动期的抗炎治疗,减轻炎症症状,其引起的不良反应相对糖皮质激素滴眼液较少,但同样需要注意观察眼部反应。
三、手术治疗
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适用于较小的翼状胬肉。手术切除翼状胬肉组织,但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对于年轻患者,如果翼状胬肉较小且有一定的美观等需求时可考虑该手术方式,但术后需注意预防复发,如避免长时间紫外线暴露等。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在切除翼状胬肉的同时,移植自身的结膜组织覆盖手术创面,可降低复发率。这种手术方式对于减少术后复发有一定优势,适用于翼状胬肉复发风险相对较高的患者,例如多次复发的翼状胬肉患者等。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角膜缘干细胞对维持角膜上皮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该手术方式在切除翼状胬肉后移植角膜缘干细胞,能更好地促进角膜创面的修复,进一步降低复发率,适用于复发性翼状胬肉或翼状胬肉较大、复发风险高的患者。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有所不同,比如儿童患者,由于其眼部发育尚未完全,术后需要特别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感染,且要定期随访观察眼部恢复情况;女性患者在手术前后可能需要考虑激素水平等对眼部恢复的影响,男性患者也需要根据自身生活方式等调整术后的用眼习惯等。在生活方式方面,无论是何种人群,术后都应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外出时最好佩戴太阳镜,减少紫外线对眼部的刺激,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的风险;同时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等不良习惯。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等,需要在控制基础病的情况下进行手术等治疗,以保障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