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症主要包括运动性失语(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受损,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流畅表达,呈非流利型口语)、感觉性失语(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受损,能听到声音但不能理解含义,自身言语流利但内容杂乱无章)、传导性失语(优势半球缘上回受损,能理解语言但自发语言流利且有错语、复述障碍明显)、命名性失语(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或角回受损,能说出物品用途但不能正确说出名称)、完全性失语(优势半球大面积病变,所有语言功能严重受损),不同类型失语症有其特定表现及对应的病变部位,不同情况的脑卒中患者若病变累及相应部位可能出现相应失语类型。
一、运动性失语
1.表现: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流畅表达,常表现为讲话费力、语量少,呈非流利型口语,即电报式语言,语法结构简单,只能说出个别实词,如“我…吃…饭”,缺乏虚词,找词困难。多见于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受损,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脑卒中患者,若病变累及该区域,均可能出现此类表现,比如有高血压病史的中老年患者,脑卒中后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受损,就易出现运动性失语。
二、感觉性失语
1.表现:患者能听到声音,但不能理解其含义,常答非所问,自身言语虽流利,但内容杂乱无章,缺乏实质词或有意义的词句,难以被他人理解。病变多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各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有相关脑血管病史的患者,若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受损,就可能出现感觉性失语,例如年轻但有脑血管畸形病史的患者,脑卒中后该部位受损,会出现感觉性失语表现。
三、传导性失语
1.表现:患者能理解语言,自发语言流利,但有大量错语,即言语中夹杂很多错误的词且自己不易察觉,复述障碍明显,能听到自己的错误但难以纠正。病变主要累及优势半球缘上回,不同情况的脑卒中患者,若优势半球缘上回受损,就会出现传导性失语表现,比如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脑血管病变风险增加的中年男性患者,脑卒中后优势半球缘上回受损,可出现传导性失语。
四、命名性失语
1.表现:患者能说出物品的用途,但不能正确说出物品的名称,又称遗忘性失语,言语中常需用“那东西”“那个”等词来指代,找词困难主要表现在物体命名上。病变多在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或角回,各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若优势半球相应部位受损,就可能出现命名性失语,像有糖尿病病史的老年女性患者,脑卒中后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受损,会出现命名性失语症状。
五、完全性失语
1.表现:患者所有语言功能均严重受损,既不能表达,也不能理解语言,是最严重的失语类型,各项语言相关能力都有明显障碍。常见于优势半球大面积病变,不同特征的脑卒中患者,若优势半球大面积受损,就会出现完全性失语表现,例如既往有高血脂病史的老年男性患者,脑卒中后优势半球大面积梗死,可出现完全性失语情况。